联系我们CONTACT US

中山鑫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联系人:王经理
电话:17732605906(微信同步)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如何做商标转让声明公证

如何做商标转让声明公证

作者:中山鑫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时间:2023-03-02 08:08:38

中山商标注册切记要趁早莫纠结,一定要清楚,在中国,“商标”只有注册后才受法律保护,注册是对个人和企业同时开放的,注册后有权禁止他人使用,否则将承担相应商标侵权责任。通俗的说商标注册了才是你的,不注册永远都不是你的,“早注册早拥有,不注册不拥有”。

如果讲商标策略,是企业未动而商标注册先行,但很多中小型企业往往是先产品后商标,企业做大了才想起来申请商标,这时往往发现商标已经被其他人注册,所以商标抢注案中受伤的多是中小型企业。因此凡是企业都应该先商标注册保护,后进行市场经营投入。今天你对商标不保护,明天你的商标就会被别人“保护”。商标注册切记要趁早莫纠结,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商标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商标是万万不能的”。

商标转让是指中山商标注册人在注册商标的有效期内,按照法定的程序,将商标的专用权转让给另一方的一种形式。商标转让是需要根据流程来实行的,具体商标转让流程如下:

第一步:客户选好了满意商标,可通过网站在线客服或电话联系我公司客服人员确定商标法律状态及商标转让费用。

第二步:我公司会和您签定一份《商标委托购买合同》,并支付购买此商标定金,并将受让人资料寄到我公司办理公证手续。资料包括个人受让需要身份正复印件,及能证明正在从事与该商标商品类别相关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公司受让需要年检有效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第三步:商标持有人需要到公证处做商标转让声明公证,并签订商标转让所有文件,包括商标转让申请书,授权书或天猫商城的旗舰店开店独占授权书、商标证等,公证手续一般在五个工作日内完成。

第四步:公证完成后我公司将公证书扫描件和商标证扫描件发至买方核实,买方在收到公证书扫描件和商标证扫描件确认后付清商标余款。

第五步:我公司收到余款后,将商标证原件、公证书原件及商标转让所有资料用寄给购买方确认签字,然后递交到商标局办理过户手续。一般2-7个工作日内完成。

第六步:我公司将转让申请资料递交到国家商标局办理过户手续后,大概1-2个月左右下发《商标转让受理通知书》,6-10个月左右下发《核准商标转让证明》,此时商标转让合同完成并终止。

什么决定了商标的价值?从几千元到数亿元为何有些商标价值高达上亿而有些商标价值只有数千元,影响商标价值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商标是否“完整”?如果商标成了商标从业人员口中的“残标”,商标价值也会大打折扣。什么是“残标”?残标也是成功注册的商标,受《商标法》保护。但是它在申请之初,选择商标类别中,商标适用的范围低于十个选项;或者被商标局驳回部分适用的范围,从而导致商标使用范围低于十个选项。

买残标显然不太划算,这大大缩小了将来生产产品的商标适用范围。多类别注册的商标价值更高商标分为45个类别,其中有很多类别都是相互关联的,称为相关类别。如果一个品牌在几个相关类别都注册了商标,就意味着该品牌在这一领域未来的发展前景可观,并降低了知识产权“阻碍”风险,价格也会相对单个类别的商标高一些。热门类别的商标价值更高同样的商标交易,在第22类和在第25类中的“命运”大不同。

22类是“绳、网、纤维原料”等类别,在日常生活中也不经常被人提及;25类是“服装、鞋、帽”,其热度远远超过前者。一般来说,第3类日化用品、第25类服装鞋帽、第29类食品、第30类方便食品、第33类酒类、第43类餐饮住宿、第35类广告销售商标都是“抢手货”。在交易中自然存在供不应求的局面,价格也会“商标以稀为贵”。

除此之外,若还有国家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的相关申报资料或认定证书;商标产品获奖证书、企业荣誉证书等充满含金量的各种证书,在品牌溢价的作用下,商标交易的价格定会不菲。影响商标价值的因素,其实跟中山商标注册的要点很有关联。要想让商标具备比较好的价值,企业在注册商标时就应该注意这些。

代办工商注册来为大家解析,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些许帮助。申请人除直接到企业登记场所提出申请外,还可以通过邮寄、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非固定形式提出。申请人以非固定形式申请行政许可所提交的格式文本应当使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提供的申请书格式文本。

申请人以非固定形式提交行政许可申请的,应当在提交材料的同时,提供申请人或者经申请人依法委托的代理人详实的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电子邮箱、委托文件等。申请人以信函方式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行政许可机构提出行政许可申请的,应当是有关申请文件、证件的原件,申请文件签字、盖章应当真实、有效。今天关于外资注册的收费标准这个问题代办工商注册先和大家聊到这里,希望朋友们能够更事业有成,蒸蒸日上。


 

上一篇:专利权终止的原因有哪些?

下一篇:解读商标管理的几点误区